不經意看到的一篇文章,有些論點還頗有共鳴的。
[twitter]【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深情─教出懂愛、用心、有情的陽光孩子》】 [/twitter]
我們用另一種方式偷偷生產罐頭小孩:父母嚴密控制孩子的成長流程,
精準的讓他們成為自己想要的角色,根本與量身訂製無異了。
父母很像培養所的人,孩子像產品,通通規格化。
行為學派的大師華生說過這樣的話:「給我一打兒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環境中,不管他們的天資、能力、父母的職業和種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們培養成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華生是個實踐者,終身堅持這一觀點,在日常生活中堅定地保持立場,很少與別人交流感情,甚至對自己的孩子都不曾表示過愛心。無怪乎後世有人戲言:「心理學首先因達爾文而失去了靈魂,現在又在華生身上失去了思想。」
刺激與反應,成就與結果的工具主義,製作出來亮彩產品。
是機器?
抑或是人?
狂想者也許真的能設計出來一款量身訂製的「罐頭小孩」,附上說明書,清楚載明:身高、體重、嗜好、品味等等;未來的職業別:醫生、工程師、植物學家、電子新貴、物理學家、籃球飛人、羽球高手、作家等等,消費者可以依喜好自由挑選。
罐頭小孩不必大人操心,只要依照指示,設計操弄就行了;也許不必學習多年,只要像燒錄光碟一般,五分鐘灌好所有程式,成為父母喜歡的品項,例如:科學家。可是未經教化的科學家,會不會反而成了魔頭?生化怪物?這些被規格化設計出來的孩子,未來真的幸福嗎?孝順父母嗎?上述的罐頭小孩聽來真像天方夜譚,卻悄悄存在多時了。我們用另一種方式偷偷生產罐頭,父母嚴密控制孩子的成長流程,精準的讓他們成為自己想要的角色,根本與量身訂製無異了。
父母很像培養所的人,孩子像產品,通通規格化,包括:
讀什麼學校?
補什麼功課?
補充何種營養?
做什麼戶外活動?
結交哪一類的朋友?……
孩子只要照本宣科,不必有太多意見,或者根本不必有意見,一切照著做就行了。管你喜歡音樂、美術、運動、舞蹈,統統不准;賺錢是唯一指標,都得唸當時最可能賺得到錢的科系,流行電子時就讀電子科系,成了電子新貴,流行醫學時就讀醫學科系,當了醫學家。
這類的孩子我巧遇上幾位,口徑一致,言明自己只是個被設計出來的產品,他們的父母親喜歡醫科,就被設計成醫學院的學生,努力唸完七年的學程;可是他並不喜歡當醫生,想當文學家,他很清楚明白告訴我,不喜歡這個行業,有點沒魂。
不喜歡醫人的人當了醫生,聽來就有些怪怪的,非常毛骨悚然,會不會病人在他眼中只是一塊肉,他是刀俎?不喜歡教書的人,當了教授,會不會只是誤人子弟?
夢想當狗!
這一點我完全不能理解,人其實還可以有更好的夢,為何要當狗呢?原來媽媽回家時,對狗比人好,她常親膩的抱著寵物狗哈莉說:「我好愛你哦,真是想你,讓媽媽親親。」可是一轉臉對著他卻說:「還愣在那裡幹嘛,趕快吃飯就去讀書了,難道以後想擺地攤呀。」「真是豬頭,連這個也錯。」
一位未署名的研究生來信訴說心聲,聽來更像一個客製化的罐頭小孩。他的夢想是音樂,但父母希望他當教授,他讀了四年大學、三年研究所,一共七年,正被逼著考博士班。他承認讀書的過程中並非完全沒有快樂,但是痛苦與疲憊佔據大部分時光;他明確知道,站立之處根本不屬於他的,他因而變得焦躁不安,被灌輸的想法跟自己的信念一直互相對抗,因此變得很苦惱,害怕沒工作,又想實踐夢想……
這封信讓我很不中用的,再度讓淚在眼眶中打轉,但這一回略帶欣喜,至少我看見這個孩子已經在反思,而且會突破困境,脫離罐頭。
我敢保證,這些孩子一定不快樂,可是有了工作,賺到錢,卻很不開心,真是好事嗎?
壓力未必完全不好,但壓力太大了,一定不好,就如同只能承載一百瓦電力的燈泡,接上一千瓦、一萬瓦的電力,肯定短路,當壓力來襲,無力解決,以致身心俱疲,後果當是炸開了。
罐頭小孩的學習只是單面相的,input與output,可是人生是多面的,不止分數,還要有人際關係、健康、快樂與美學等等。我當過主管,明白單純厲害的角色未必受歡迎,與人相處融洽,腦袋靈活,又有喜感的人,更受青睞。
孩子是人,活生生的人,最合適演他自己,他們並非演員,無法演誰像誰,喜歡醫術助人者去當醫生,愛好音樂的人當了音樂家,人人都做了自己,鐵定快樂。罐頭小孩,哎,頂多是個標識清楚的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