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倫敦塔後,本來要直接往下一個行程走,也就是Gherkin(小黃瓜大樓)
但因為體力不濟,所以我們回旅館休息了幾個小時,再搭公車往小黃瓜大樓前進
小黃瓜(Gherkin),也就是30 St. Mary Axe這棟大樓的暱稱
正式的名字是 The Swiss Re Building(瑞士再保險公司大樓)
設計的建築師是普立茲建築獎得主諾曼、佛斯特爵士
大樓於2003年12月落成,隔年四月啟用,樓高180公尺,有四十一層,建造費用為1億3千8百萬英鎊
而小黃瓜這個暱稱,除了是因為他的造型很像小黃瓜之外
也在某種程度上有著男性陽具的圖騰象徵,有些人挖苦他為性愛小黃瓜(Erotic Gherkin)
第一次搭雙層公車的小波,好奇地到處看
隨著公車穿梭在古典跟現代建築交會的市區
傳統建築跟現代街道形成強烈的對比,卻又因為古典的紅色公車和倫敦計程車而不失協調
很有未來感的雙層公車
倫敦街上到處可見的倫敦計程車
我們本來要搭到離小黃瓜最近的一站,但是因為在前一站看到了匯豐銀行的提款機
馬上就拉了下車鈴,下去領錢,在英國,用美國的匯豐銀行提款卡是不收手續費的
領完錢後,不一會兒就看到一個很有氣質的大樓
稍後再來好好介紹她
(看到右下方有個”TO LET”,不是廁所TOILET的意思,而是出租的意思,美式用法叫FOR LEASE/FOR RENT)
終於看到小黃瓜的頂了,嗯,真的蠻像子彈的…
一顆子彈,這讓波爸想到了之前有個建築的競圖案,是要將廢棄的核子潛艇來設計成
可用的建築主體,其中就拿小黃瓜來當比例尺
是說一講到小黃瓜,就不得不提一下這幾年很火熱的中國醜建築第一名
小黃瓜主要設計理念-風動(大師的手稿)
依據Foster的說法,因為子彈的這個造型,可以讓氣流快速通過
不同於一般長方體的建築物,風阻大,經過電腦模擬設計出的子彈型狀
可以減低風阻,加速氣流通過,透過空氣對流,跟大片的玻璃帷幕
可以節省能源,這棟大樓也是倫敦第一個拿到LEED Plantnum最高等級白金認證的大樓
但模擬歸模擬,說起來環保,實際上建築本身就是一件不環保的事情
更別說是蓋摩天大樓,那更是超級不環保,然而在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的大城市
摩天大樓的確是解決人口交通/居住問題的一種方式跟手段
(其實更環保的應該是每周上四天班,或是有兩天在家上班 XDDD)
圓形平面圖,是很難規劃的一種形狀,會造成許多空間的浪費(photo courtesy Michael-OSullivan-Design)
小黃瓜的最後一塊頂
以下四張圖轉載自Foster官網(following 4 photos: courtesy Foster Partners)
頂樓
頂樓餐廳
細部
窗戶打開時
當然,因為小黃瓜的誕生,帶動了整個倫敦超高層建築的趨勢
像是之後的Heron Tower,或是The Shard,都是很好的例子
成為倫敦新地標的小黃瓜,不管是奧運廣告,電影,車子廣告都有她的身影
世界名車Aston Martin廣告
我們到小黃瓜附近時,天色已經有點暗了
近拍其實不是這麼好看
拉遠一點,其實真的還蠻特別的
一樓戶外的用餐區,平常上班日時,這裡都是上班族的聚集地
旁邊還放了一個樂高小模型給大家朝聖一下
馬麻跟小波到此一遊
除了小黃瓜之外,剛才看到的一個氣質系大樓,是由知名事務所KPF所設計的Heron Tower
該事務所其他知名設計:六本木之秋森大樓、上海世貿中心
Heron Tower是倫敦僅次於The Shard跟One Canada Square的第三高樓,樓高230公尺,總共有46層樓
我們出發前沒有好好做功課
沒想到附近有兩棟建築是另一個普立茲建築獎得主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設計
第一棟是暱稱Cheesegrater起士刨的 Leanden hill building,查了一下資料
之所以用這樣的形狀,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聖保羅大教堂的保護條例(應該是不能跟教堂形狀太雷同)
側面
Cheese grater長這樣,就是拿來摩削起士的器具(起士刨)
起士刨旁邊的Lloyd’s Building油井大廈一樣也是Rogers大師的作品
這棟大樓是Lloyd保險集團的辦公大樓,在建築界算是很知名的代表作
評價兩極是他的特色,有著鋼鐵怪物的暱稱,其實如果了解Rogers的設計
就不難發現他很喜歡這樣工業色彩濃厚的建築
像知名的龐畢度中心就是Richard Rogers跟Renzo Piano兩位大師的合作設計
圖片來自油井大廈官網
三棟經典大樓
關係位置圖
搭了好久的公車,又餓又累,我們繼續往下一站聖保羅大教堂前進
準備沿途再找吃晚餐的地方
小波說:肚子餓了可以走了嗎?
參考連結
30 st mary官方網站
Norman Foster Partner官網案子介紹
聖瑪莉艾克斯30號大樓wiki
子彈摩天樓 倫敦新地標
建築小常識(節錄自wiki)
[info]諾曼佛斯特Norman Foster
諾曼·羅伯特·福斯特,OM,FRIBA,FCSD,RDI(香港譯作霍朗明,中國大陸譯作諾曼·福斯特;英文:Norman Robert Foster,1935年6月1日-),生於曼徹斯特,英國建築師,於1961年自曼徹斯特大學畢業到耶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與理查·羅傑斯共組小組四前,為富勒工作,於1967年創立自己的事務所Foster Associates,1983年獲得皇家金質獎章,於1990年封爵士;於1997年被英女皇列入傑出人士名冊,獲功績勳章;於1999年獲封終身貴族泰晤士河岸的福斯特男爵(Baron Foster of Thames Bank)。福斯特是高科技建築師的代表人物,同樣亦是建築業界聖手。他以設計金融證券類商業建築和機場建築而聞名。1986年建成的香港滙豐總行大廈令他在國際建築界聲名鵲起,隨後的法蘭克福商業銀行、香港國際機場更令其聲望在建築界達到頂峰,福斯特因為帝國戰爭博物館獲斯特林獎;2004年,再因俗稱小黃瓜的倫敦摩天樓聖瑪麗斧街30號。他是第二位兩次獲得斯特林獎的英國建築師。他也是1999年的普利茲克獎得主。[/info]
[info]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
理察·喬治·羅傑斯,河畔的羅傑斯男爵,CH,FRIBA,FCSD(Richard George Rogers, 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1933年7月23日-) 英國建築師。他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就讀於倫敦AA設計學院,之後,1962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 在耶魯,他結識了同學諾曼·福斯特,兩人回英格蘭即組建了小組四,成員為他倆及其各自的夫人Su Rogers和Wendy Cheesman。他們很快以「高科技」設計知名。由於在建築設計、都市計畫和公益事務方面的突出成就,羅傑斯在1985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1991年被封為爵士;1996年被封為終身貴族「河畔的羅傑斯男爵」(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成為英國上議院議員(工黨)。2006年9月,威尼斯雙年展上,因其為都市計畫熱情的工作,羅傑斯被授予「終身榮譽金獅獎」。2007年獲得普利茲克獎,是英國第4個獲得該獎的執業建築師。[/info]
下一篇要介紹的是聖保羅大樓跟千禧橋
[finder]2014年英國全紀錄[/finder]
[catlist id=97 numberposts=23 pagination=yes order=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