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接續著遊河的行程,我們後半天的參觀重點就是小城區。與舊城區隔著伏爾塔瓦河遙遙相望,小城區的正式名稱是Malá Strana,當地人又膩稱為Lesser Town,區域發展主要以小城廣場為中心,範圍擴及到城堡區與伏爾塔瓦河岸。整區順著山坡而建,擁有許多不同時期遺留下來的花園綠地,狹窄蜿蜒的巷道內,到處都是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風格的貴族宮殿,也因為這裡少了喧囂的觀光人潮,所以比舊城區和城堡區更多了一份優雅獨特的風格。
從遊河碼頭走上來,我們又來到查理大橋,準備從這邊步行到小城廣場,今天又是個日頭赤炎炎的好天氣,看來接下來會是個鐵腿的一天
遠遠地會看到一高一低的小城橋塔,這就是小城區的入口,其中較高的橋塔是有對外開放,比起老城橋塔果然規模小很多,但實際上它的歷史卻更為久遠
兩座橋塔中間有門相連,穿過去後就正式進入小城區的範圍
而橋塔底下就是那天坐船參觀的人工運河
從塔門看過去彷彿是進入了時光隧道,場景瞬間轉換到數百年前中古世紀的熱鬧市集
有裝扮怪異的小丑在街頭賣藝
還有騰空飛起的巫師二人組
過沒多久就來到車水馬龍的小城廣場,這裡也是各路公車街車匯集的交通樞紐
當然最重要的小城區地標-聖尼古拉斯教堂也在其中
從另一個角度看過去,待會我們就要進去裡面參觀喔
教堂正門前方是個小型停車場,從這邊的入口買票,成人票70czk,小孩則是免費進場
教堂建於十七世紀中期,是布拉格僅次於城堡區聖維特主教座堂的宗教中心,華麗繁複的巴洛克式風格充分表現在建築內外
想當然爾我們又遇到教堂整修,所以中間有一大片區域都被鷹架帷幕給遮起來
但還是掩蓋不了金碧輝煌的雕像裝飾
小城區另一個特色則是有各國大使館聚集,像是這條小小的巷子裡就是美國使館和德國使館的所在地
美國使館門前禁止拍照,所以我們只能偷偷在遠遠的對街取景
可以看到這裡戒備格外森嚴,警察仔細盤查所有接近美國使館的車輛
這個則是法國大使館
小城區的建築因為都是過去皇宮貴族的住所,所以很多外牆上都有代表家族位階的圖騰浮雕
在這邊閒逛時瞥見對面馬路上一輛塗裝奇特的車子,竟然是很難得一見的Volvo(??)在測試未上市的新車
藍儂牆則是小城區另一個有名的打卡景點,原本只是修道院旁一面普通的牆,1980年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不幸被槍殺身亡後,人們開始在這邊留下藍儂的肖像和其風格的塗鴉,此外還書寫披頭四歌詞的片段來紀念,時至今日牆面上的圖案早就被許多新的塗鴉給取代,但是因為強烈鮮明的藝術風格,還是深受遊客的喜愛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好多人在這邊拍照
除了平面的塗鴉之外,還有藝術家在這邊留下立體的人面雕像
平常就喜歡畫畫的波波,看到這麼大的一面牆也驚呼連連
馬麻也來拍一張
藍儂牆的旁邊還有另一個可愛的小景點 – Lover’s Bridge,小橋的鐵欄杆上為數眾多的鎖頭,代表了每個情侶心中深沈的願望
愛情橋旁有一家在當地小有名氣的餐廳,門口擺設非常用心,不知道是有意還是巧合,剛好路旁停了一輛復古偉士牌,整個畫面充滿濃濃歐式風情
整家餐廳的招牌應該就是靠近河邊的露天陽台用餐區,看看爬滿牆面的各式花草,一整個好浪漫啊
餐廳對面還有一家小小的藍儂酒吧,牆上大大的藍儂肖像,彷彿在和逝去的美好年代致敬
漫長的一天終於來到最後一個景點,就是位在河邊的卡夫卡博物館,卡夫卡是布拉格出生的知名作家,在二十世紀文學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邊收藏了許多來自卡夫卡的手稿,包含日記信件和圖書
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只在館外拍拍照,這時發現廣場上一個有趣的裝置藝術
哈哈…原來是兩個正在露天解放的男性雕像,經過的遊客都忍不住駐足圍觀
面對卡夫卡博物館右側往樓梯下方走,會來到一座私人藝廊的中庭廣場,這裡可是另一個觀賞查理大橋的絕佳位置,因為距離橋面很近,前方完全沒有屏障,還有地點相對僻靜,沒有太多人發現,所以可以舒舒服服坐在河岸堤防上欣賞河景
詳細的地點可以參考下面的google map,希望對到此一遊的人有幫助
[ls_button icon_right=”fa-home” color=”default” url=”https://marupopo.miluco.com/?cat=106″ target=”_self” ]2017年捷克全紀錄[/ls_button]
[catlist id=106 numberposts=22 pagination=yes order=asc]